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 时间:2023-10-27 点击数:

2023年10月27日下午14:00-16:30,信息技术学院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灯塔课堂第四十六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期灯塔大课堂主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措施。

新时代以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不断走向纵深,积累了鲜活而丰富的经验。首先,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具体对象宜小切口、深内涵。近年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女娲补天》等节目屡上热搜、好评如潮。究其原因,正是在于其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把蕴含家国情怀与文化密码的故事讲得精彩。与此同时,国潮、最炫民族风在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元素汇聚之地流行。历史文物通过多种形式走红,为当地带来大量游览者,流量中蕴含着不小的发展动能。

观看完后党员纷纷发表看法。朱晓敏同志表示:“随着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党中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亦愈益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明晰的前进方向。“

郝连涛书记总结:“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一是要不断涵养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着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辨识能力;二是要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撑,同时及时提炼总结各地区诸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经验,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更鲜明特色、提供更强大支撑。”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地址: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汉江东三街01177号

电话:0536-7575567